据河北省气象台监测,6月27日,石家庄、保定大部、廊坊西部、衡水北部、邯郸西部等地最高气温均达到或超过了40℃,石家庄中部有4个县(市、区)达到或超过了42℃,元氏最高达43℃,这是河北今年以来出现的最高气温。27日11时,河北省气象台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最高级别——红色,这是我省今年以来发布的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未来三天,全省仍将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但强度有所减弱。
27日,大范围高温天气引发全省51个县(市、区)均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昨日最高气温排行榜前6名均为石家庄的县市区,排名第一的是元氏,43℃;此后依次为石家庄、正定、栾城、深泽、无极,均为42℃。此外,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7日14时地表温度实况显示,石家庄地表温度达到了60.9℃,天津和北京仅次之,分别为57.8℃、57.5℃,高于南昌(53.9℃)、长沙(51.4℃)。
河北省气象台专家这样认为,这次高温天气的特点是维持的时间长、局部强度大,以晴热为主。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受大陆暖高压控制,或是说受强暖气团控制,暖气团系统强度大且稳定,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使得白天地表升温较快。河北中南部地区在6月下旬出现这样的高温天气是属于正常的天气现象。
预计今天白天,全省晴间多云。北部地区最高气温为28℃至34℃,中南部地区为35℃至37℃;
今天夜间到29日,西北部地区晴转多云,别的地方晴间多云。北部地区最高气温为32℃至36℃,中南部地区为35℃至38℃;
29日夜间到30日,西北部地区多云间晴,别的地方晴间多云。北部地区最高气温为27℃至35℃,中南部地区为35℃至38℃。
27日,省会石家庄被热浪包围着,辣的感觉从大清早就开始蔓延。“太热了!”这几乎成为市民们见面时说的第一句线时,省会气温就已经上升到了30℃,之后继续攀升,15时许达到当天最高值41.7℃,这也创下了今年的最高纪录。其实,不仅是市区,就连周边县(市、区)最高气温也都在40℃以上,其中,元氏县更是以43℃拔得全市气温的头筹。
高温让市民充分感受到了酷暑的滋味。省会街头,骑车的女士披上了披肩,不少行人用凉帽、遮阳伞、太阳镜“武装 ”自己,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的市民纷纷躲到阴凉地儿,没有遮阴的停车线附近则空无一人。“这两天出门,感觉像被火烤着一样。”不少市民感慨道,尤其是午后出行,更像进了烤炉里一样。
针对高温天气,6月26日16时,石家庄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7日11时,高温预警升级为红色,这也是最高级别的高温预警信号,提示警醒我们注意防暑降温。
谈及27日省会高温的原因,气象专家解释,造成升温迅速的根本原因是受强暖气团影响,再加上弱西风的影响,两者共同抬升了气温。
同时,气象专家介绍,在6月下旬出现这样的高温天气属于正常现象。“根据石家庄的气候特点,通常情况下,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省会最容易出现高温炎热天气的时段。”气象专家介绍,这一时期晴热高温天气出现频率较高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较强 ,加上受大陆暖气团影响,湿度小,气温就会较高,此时如果大气透明度好,气温升高十分迅速。通常这样的天气空气中水分含量相对低, 天气干热,紫外线辐射较强。(记者马冬胜、崔虹 通讯员郭迎春、卞韬)
两天前,长安区国瑞园小区物业贴出通知,说小区要限时供水,这让业主们一下子慌了神,“天气这么热,小区却限时供水,没水的日子可怎么过呀?”靠储水度日的“上班族”业主们实在坚持不住了,遂给本报热线打来咨询电话,“通知上也没有说小区供水何时能回到正常状态,我们还需要熬多久?”
国瑞园小区位于胜利北大街运河桥附近,有17栋高层住宅楼。业主张华(化名)入住小区六七年了,在她的印象中,小区很少水压低,更别说“限时供水”了。可不知何故,这两天恰逢省会高温天,小区却被限时供水。
记者看到,社区物业在小区里张贴有“停水通知”,大意是“因自来水水压偏低,居民用水量大,导致小区蓄水池蓄水不足,为保证大家的用水正常,需间接性停水,送水时间为早上7点至9点,中午11点至14点,晚上18点30分至20点。” 也就是说,小区17栋楼只有三餐时间有水,这给小区业主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缘何小区水压偏低?采访时,有居民说,他们入住多年,小区供水都挺正常的。前几天,小区主管道坏了,供水就慢慢的出现问题。记者也看到了一则由石家庄市供水总公司管线处张贴的“停水通知”,大意是“因供水管道抢修,定于6月24日15时至6月25日9时临时停水,望用户提前储水。施工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落款时间为6月23日。
难道是供水管道抢修还未结束?27日下午,国瑞园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的答复是,供水管道抢修已结束。可不知何故,自从管道修好后,小区的水压就慢慢的出现偏低的状况,导致小区蓄水池蓄水不足,不得已才采取限时供水的措施。“27日上午,供水公司已派人来小区查找原因了,说我们内网没问题。我们也正在等调查的最终结果。”她表示,只要小区水压回到正常状态,限时供水的措施就会取消。
随后,记者从石家庄水务集团获悉,供水公司正在查找原因,待原因查明后会给予明确答复。(记者杜慧、卞静)
现已进入用水高峰期,预计将一直持续到9月底。石家庄供水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充分保障市民用水。
高温天气,居民用水量上升,加之关停自备井工作正在实施,市区供水用户数量有所增加,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供水水量预计有所上升,供水高峰期将会呈现“用水峰值再现新高、供水压力日趋平稳”的特点。但是,一些位于公共供水管网末梢、内部管网老化且无二次供水设施的老旧小区有可能出现水压偏低的现象。
针对今年供水形势,供水公司制定了《2018年供水高峰期生产调度方案》,既要保障市民全天正常用水,也可使水厂蓄水量在用水低峰期得到一定效果补充,为次日供水提供保障。供水公司将加强应急供水车辆维修保养力度,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为用水困难居民提供应急供水服务。
针对轨道交通、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供水管线改迁造成的施工停水,供水公司将积极同实施工程单位进行沟通,制定最优的实施工程的方案;对于管网漏损,快速反应,加快施工,压缩停水时间,缩小停水范围。供水公司还将加强监控和排查,根据源水水质和取水量,及时作出调整相关工艺参数,确保出厂水质合格。(记者孙会芳)
27日省会烈日当头,即使不动弹也会止不住流汗,但地铁建设者为了能加快石家庄地铁建设,顶着烈日,全副武装在施工现场,挥汗如雨地工作。
15时,在石家庄地铁2号线标段,中铁一局集团负责的蓝天圣木站施工现场,在基坑内的钢筋制作区,记者远远就看到了电焊冒出的刺眼火花,七八名工人全副武装,在烈日下焊接钢筋。40岁的电焊工许红军一手持防护罩,一手持喷出高温的电焊进行焊接,身上穿着长衣长裤,戴着安全帽,手上戴着防烫手的焊工护手套,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但他依旧一丝不苟地焊接着。“我们每人一天平均要焊上百根焊条。”过了一会儿,许红军停下手中的活儿,摘下手套,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说:“这衣服每天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汗珠子不停地往下掉。”对于这份工作,许红军憨憨地说:“这都习惯了!既然干的是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干好!能为石家庄的地铁建设做点儿事,苦点儿累点儿热点儿不算啥!”接着,他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在蓝天圣木站工地上,除了许红军这些电焊工,还有绑扎钢筋的钢筋工、做维护桩的喷锚工、做防水作业的防水工等百余名建设者,他们都在浑汗如雨地工作着。
而让许红军感到欣慰的是来自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的关怀:“由于气温较高,公司已实行了错峰上下班,避开最炎热的时间段作业。也就是11:30到15:00,这期间我们大家可以吃午饭、休息。另外,公司还配备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用品,在工地上,绿豆汤不间断供应,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工地上的保洁人员还会不定期对工地洒水降温,洗漱间有热水器,宿舍还专门配备了空调,干完一天的活儿,可以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在空调屋里休息。第二天即使天热,干活儿也有劲!”
27日16时许,记者见到了石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揽投员李贺彬。此时,他刚将80多个EMS包裹送完,正准备开车去拉下一车包裹。
“别看我现在开着面包车,但这车的空调早就坏了。”李贺彬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几个月前,他还是骑着电动三轮车送快件。当时,想喝口水特别简单,停下车子就能喝。如今,李贺彬被调整到揽投大件包裹的岗位,开上了一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密封的面包车。由于车子的空调坏了很久,工作紧张又没时间去修,李贺彬就开着这辆“闷罐车”每天穿梭在省会的大街小巷,在规定时间内将EMS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现在天气这么热,对李贺彬来说确实是个挑战,每送完一个包裹,他就赶紧咕噜噜喝一大瓶水解渴。
李贺彬称,他运送的包裹每件都在七八公斤左右,从转运点搬到车上,再到目的地搬下来送过去,这个活儿很考验体力。由于EMS快件要求送达时间精准,不容耽误,所以李贺彬的任务很重,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一天要搬运数百个大包裹,天再热也无所谓,每次把包裹准时交给收件人,我就特别满足!”
14时35分许,记者来到长安公园门口。这里的人流量虽然很大,但卫生环境很好,地上很少有树叶和饮料瓶等垃圾。
张保岭主要负责长安公园门口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在与记者的聊天中,他每隔三四分钟就要喝一口水,“我在我们自己所带来的杯子里加了藿香正气水,防中暑的,今天天气闷热,一定要多喝水。”张保岭解释道。
今年57岁的张保岭是邢台柏乡人,每天凌晨两点,他就要出门上班,一忙就是一天,“来石家庄一年多了,我很喜爱这份工作。”张保岭说,自己的工作虽然很累,但看到良好的卫生环境,心里就特别开心。记者看到,此时张保岭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毫不在乎,一直在细心地清扫着负责区域的每一个角落。
6月27日11点左右,记者走上街头亲身体验了环卫工人高温天气下的工作,不到半个小时全身衣服就湿透了。
在石家庄市体育大街和槐安路交叉口,裕华区环卫大队的环卫工人正在清扫保洁。环卫工人郭俊茹和记者说,到现在做环卫工人14年了,每天清扫保洁5000平方米以上,一到高温天气,身上的衣服一直是湿的,现在都习惯了。环卫大队给大家发了绿豆、冰糖、茶叶等物品,还提供了能喝水的地方,虽然工作苦点累点,但为了城市慢慢的变干净,一切都是值得的。
记者在环卫工人的指导下,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清扫保洁体验。当清扫完成后,记者提着大扫帚,摘下帽子气喘吁吁,头上全是汗水,身上的衣服也都湿透了。真是不敢想象,环卫工人们每天都要这样工作,需要付出多少辛苦!
根据高温天气的真实的情况,石家庄市城管委适当调整了一线环卫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35℃以上高温天气,尽量避开高温时间作业,对应分类保洁时间,从14点起往后延迟2小时。在高温期间不能安排连续加班作业,严禁带病上岗。对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环卫职工,会适当调整作业岗位或合理调换作业时间。同时,加强一线职工防暑降温常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加机械化作业频率,减少路面人工作业。
在中山路(青园街-建设大街)提升改造工程现场,已经在工地上干了十二三年的张占义正在对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进行全方位检查。上午10点左右,记者跟随张占义一起在工地内巡查了一圈,室外气温将近40℃,给人的感觉就像“蒸桑拿”。即使是这样,年近50岁的他对工地各处都认真地检查了一遍。
为给实施工程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市政建设总公司在作业场所分区多点设置饮水处,保证不间断供应干净卫生的开水,防止作业人员脱水、中暑。上班时间调整为6时至10时和16时至20时,避开正午时段。(记者冯月静、李兵、孙会芳)